2016年7月22日
發生加州聖伯納提諾恐怖襲擊之後,美國聯邦調查局為了能夠破解嫌犯的iPhone手機,與蘋果公司對簿公堂,引發反恐與保障公民隱私的爭論。同時,美國參議員以及專家們指出,集權國家如中國、俄羅斯等,則利用反恐的名義,進行鉗制網路言論以及打壓異議人士之舉,所以美國必須樹立好榜樣。
美國國會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凱恩,在“網路安全與國家安全”聽證會上說:“美國主要的科技公司將資料加密設為他們產品的預設設定,這使得即使對科技一竅不通的孤狼,也能夠非常秘密的使用科技進行恐怖活動。恐怖組織也注意到這點,伊斯蘭國落伍的意識形態,或許退化到中古時代,但這些恐怖分子也在同時使用現代的科技工具、資料加密,對抗著反恐戰爭;也利用這種現代技術手段,招募或激進化恐怖分子,計畫恐怖攻擊。這也在反恐上,給情報搜集、軍事行動、以及打擊犯罪上,帶來更困難的挑戰。”
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堅持不配合聯邦調查局開後門,破解嫌犯的iPhone手機,他也婉拒出席本次聽證會。不過麥凱恩參議員也強調,反恐、維穩、打擊犯罪,並不能成為專制政權侵犯公民權利的藉口。他說:“然而,這是一個沒有簡單解決辦法的複雜問題。加密技術保護我們每天一般而且必要的網路活動,保障我們的國家機密,不讓其被那些訓練有素的網路敵人竊取。我們必須小心地平衡網路安全以及公民權利;我們也必須正視,專制政權急切的想要取得加密軟體的破解方式,來遂行它們的淩虐政策。我們也絕不可以掉進錯誤對比的陷阱,並不是每個政府都一樣,並不是每種監視都一樣。在擁有法治的國家中,配合合法的搜查令,同時不讓科技公司一定去協助專制政權。”
哥倫比亞大學電腦學系教授貝羅文分析,極權國家會把這個作為藉口,來侵犯國內的人權,他說:
“當然他們歡天喜地的利用這個,因為他們可以說,你們這樣做,為什麼我們不能這樣做?為什麼你有權力這樣做而我們就不行?你說你的法律這樣規定,我也來說我的法律是那樣規定,只是我們法律的標準不一樣罷了。”
“即刻連接”(Access Now)是一個以捍衛全球數碼言論自由為目標的非政府組織。該組織美國政策經理與全球政策顧問艾米·斯捷潘諾維奇(Amie Stepanovich),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:
“因為美國未能在這個議題上採取領導立場,我們發現像巴西、中國、俄羅斯,以及世界上某些國家,利用這個機會,利用美國在這個議題上的模糊態度,他們可以制定某些政策來破壞用戶加密,以及發展加密技術的努力,然後大肆侵犯人權。最近有份報告說,加密是實施人權很關鍵的一部分。”
斯捷潘諾維奇強調網路自由與人權的關連:
“人權應該平等適用於全部的使用者,以及全部的政府。不管在國內,還是國外,都要尊重人權。幾乎所有的國家,只要你吹毛求疵地去找,幾乎都會有某些政策是我們認為違反人權的,只是範圍、程度、以及作法有所不同。作為一個國際組織,我們與世界各國政府都有接觸,試圖將他們的政策以及法律,推往人權的方向。我想透過誠實和公開的方式,來面對所有議題,以及這些政策對人權所造成的衝擊,對言論自由造成的寒蟬效應。維護人權的必要性,以及維護人權人士需要的新聞自由,使用者的隱私權,這些是全世界人類都要推動的。”
中國人大在2015年通過《反恐法》,其中第18條要求電信業者以及互聯網服務提供者必須配合中國政府,引發各界擔憂中國進一步鉗制網路自由,並且侵犯人權。